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在世界顶级舞台上获得了极高的荣誉。他还致力于通过文化开拓思维,倡导深度聆听与自由对话的相互依存的艺术,从而影响更广泛的受众。他于1942年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父母均为俄罗斯犹太移民,父母均为音乐家和天才教师。他随父亲学习钢琴,父亲也是他唯一的老师。七岁时举办了首场公开独奏音乐会,他对音乐的热爱由此加深。1952年,全家移居欧洲,前往以色列开启新生活,这段爱意更加深厚。在萨尔茨堡,他开始师从伊戈尔·马尔科维奇学习指挥,并结识了威廉·富特文格勒,后者称这位11岁的少年为“天才”。 1955 年,他在巴黎跟随娜迪亚·布朗热学习和声与对位法时录制了第一张钢琴唱片,这些技巧便已显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技巧愈发精湛。作为钢琴家和指挥家,他录制的唱片种类繁多,从贝多芬的完整钢琴奏鸣曲、协奏曲和交响曲,到布列兹和卡特的作品,无所不包。巴伦博伊姆的艺术发展深受与他人合作音乐经历的影响,其中包括与他已故的妻子、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和平夏斯·祖克曼、歌唱家珍妮特·贝克女爵士和迪特里希·菲舍尔-迪斯考。在哈雷管弦乐团,他从约翰·巴比罗利爵士那里汲取了毕生的实践经验。20 世纪 60 年代,巴伦博伊姆精进了他的指挥技巧,同时也赢得了作为钢琴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的国际声誉。但1968年,他的指挥生涯因在纽约与伦敦交响乐团的演出而蓬勃发展。他很快便以客座指挥的身份与柏林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和芝加哥交响乐团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并从1973年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一系列莫扎特作品演出中展现出他对歌剧的热爱,其中首演的是《唐璜》。1991年,巴伦博伊姆结识了巴勒斯坦裔美国文学评论家兼公共知识分子爱德华·萨义德。由于对中东未来有着共同的看法,他们成为了亲密的朋友,并于1999年创立了西东合集管弦乐团,乐团驻扎在皮埃尔·布列兹音乐厅。巴伦博伊姆还是芝加哥交响乐团的终身荣誉指挥、柏林国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及其旗下乐团柏林国家管弦乐团的终身首席指挥,以及柏林爱乐乐团的首位荣誉指挥,此前他曾于 2011 年至 2014 年底担任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总监。